故障类型 | 常见表现 | 典型原因 |
---|---|---|
1. 截割部故障 | - 截割电机异响、过热 - 滚筒不转或转速异常 - 截齿频繁折断、丢失 | - 截齿磨损 / 崩刃后未及时更换,导致载荷骤增 - 齿轮箱缺油、油质劣化,齿轮啮合不良 - 轴承磨损 / 卡死(长期承受冲击载荷) - 滚筒被大块煤岩卡死(过载保护失效) |
2. 行走部故障 | - 采煤机 “打滑”(牵引无力,履带 / 齿轨空转) - 行走电机过热、异响 - 牵引速度忽快忽慢 | - 履带板磨损严重、张紧度不足(抓地力下降) - 行走减速器齿轮打齿、轴承损坏 - 牵引链 / 齿轨磨损超限,啮合间隙过大 - 行走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联轴器损坏 |
3. 机身结构故障 | - 摇臂与机身连接螺栓松动 / 断裂 - 滚筒叶片变形、开裂 | - 长期强振动导致螺栓预紧力失效 - 截割硬岩时冲击载荷超过叶片强度极限 - 螺栓材质不符合高强度要求(如未用 8.8 级以上高强度螺栓) |
调高油缸密封件(密封圈、防尘圈)老化 / 损坏,导致内漏或外漏;
液压泵磨损(如齿轮泵、柱塞泵),输出压力不足;
液压阀卡阻(如溢流阀、换向阀),无法正常控压或换向;
液压油污染(混入粉尘、水分),堵塞油路或加剧部件磨损。
常见表现:摇臂无法升降、升降速度缓慢、自动下沉(停机后摇臂自行下降)。
核心原因:
表现:油缸活塞杆、油管接头、阀组结合面出现油迹,油位快速下降。
原因:密封件老化、接头松动、油管破裂(振动导致)、阀组加工面划伤。
负载过大(如截割硬岩、滚筒卡死),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;
井下湿度高,电机接线盒进水,导致绝缘电阻下降(低于 0.5MΩ);
电机轴承缺油或磨损,摩擦发热引发线圈烧毁。
常见类型:截割电机、行走电机、泵站电机的 过载烧毁、绝缘损坏、轴承过热。
原因:
控制线(电缆)因振动、挤压断裂或接头松动;
PLC 控制器、传感器(如电流传感器、位置传感器)故障;
漏电保护装置受潮或内部元件损坏,导致误跳闸。
表现:操作按钮(如调高、牵引)失效、显示屏无显示、保护装置误动作(如过流、漏电保护跳闸)。
原因:
核心问题:采煤机拖曳电缆(连接工作面变电站)的 绝缘破损、芯线断裂。
原因:电缆被煤岩挤压、拖拽时与地面摩擦、接头处密封不良进水。
冷却系统故障:截割电机、液压油的冷却水箱堵塞(粉尘堆积),导致电机 / 液压油过热,触发保护停机。
润滑系统故障:齿轮箱、轴承润滑脂 / 润滑油不足或变质,加剧部件磨损(如齿轮点蚀、轴承烧结)。
定期巡检:每班检查截齿磨损、油位、密封件状态,每日检测电机绝缘电阻、液压系统压力;
油液管理:液压油、齿轮油需按型号加注(如液压油用 46# 抗磨液压油),定期过滤、更换(一般每 3-6 个月换一次);
规范操作:避免截割硬岩、滚筒 “啃底”“飘刀”,减少冲击载荷;
备件储备:提前储备易损件(截齿、密封件、轴承、电缆接头),缩短故障维修时间。